1997年  第11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低温高压条件下裂解聚吡咙薄膜导电性的初步研究
刘振兴, 张殿琳, 朴明俊, 万梅香, 卢凤才
1997, 11(1): 1-7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1
PDF (769)
摘要:
通过对裂解聚吡咙(PMDA-DAB)薄膜导电性环境温度、裂解温度及压力关系的研究表明:其室温导电率随所加压力与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电导与温度的依赖行为有赖于裂解温度Tp及所加的压力在Tp800 ℃时,碳化过程产物能符合三维变程跃迁模型;而在Tp800 ℃时,石墨化过程产物则比较符合修正的三维变程跃迁模型。最大的导电率是在裂解温度为1 200 ℃的裂解产物上在1.05 GPa压力下获得的,数值约1 000 S/cm,电导与压力的关系能较好地符合所改进的扩展莫特关系。
薄夹层界面热弛豫解及其在冲击温度研究中的意义
周显明, 经福谦, 黄建彬
1997, 11(1): 8-12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2
PDF (644)
摘要:
对样品/薄夹层/窗口组成的三层介质双界面热传导问题进行求解。在3个不同初温、不同热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下,获得了夹层介质中的温度解,给出了界面温度历史随薄层厚度、热扩散系数和介质之间热扩散系数之比的变化规律。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发现,当夹层厚度小于1 m,热扩散系数大于10-4 m2/s时,在实验观测的时间内,界面温度历史将很快衰减到一平台,其幅度只由样品、窗口的初温和热扩散系数确定,而与夹层介质的初温、热传导系数无关。
函数的H-导数和分形动力学
董连科, 王晓伟
1997, 11(1): 13-20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3
PDF (705)
摘要:
给出了函数的Hausdorff测度与H-导数。从而,为开展自给的分形动力学提供了解析的数学工具。同时,给出了分形动力学的演化方程组并做了初步讨论与分析。
23 mm电热化学发射装置研究
周之奎, 陈素年, 韩俊玉, 李洪涛, 孙承纬, 李长青, 黄悦
1997, 11(1): 21-26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4
PDF (634)
摘要:
简要介绍了23 mm电热化学发射系统的能源、控制、发射装置和测试技术。分析了过氧化氢浓度对辛烷与过氧化氢混合物发射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几种配方液体推进剂的发射实验结果。
冲击波温度和压力对二氧化钛相变的影响
徐康, 贺红亮, 谭华, 刘建军
1997, 11(1): 27-31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5
PDF (663)
摘要:
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降低疏松固体物质冲击波温度的方法,其要点是用液体石蜡充填样品的空隙。以用粉末锐钛矿压装成型的样品为例,对比了不充填和充填液态石蜡时冲击波作用的结果。在同样的冲击加载条件下(均为钢飞片,撞击速度为3.16 km/s),估算两种样品中达到的压力分别为36.3 GPa和46.8 GPa,平均温度分别约为4.7103 ℃和2.0103 ℃,即:充填液态石蜡的样品中压力增加了约10 GPa,但平均温度降低了近3103 ℃。对冲击后回收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充填石蜡样品的主要产物为金红石,即冲击波产生的高温起了主要作用。而充填液态石蜡时,主要生成-TiO2高压相,即高压起了主要作用。
液态金属的定容比热随温度变化的理论研究
汤文辉
1997, 11(1): 32-38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6
PDF (1074)
摘要:
Grover根据实验数据给出,液态金属的定容比热随温度近似线性减小:cV3R-RT/Tm,式中T为温度,Tm为熔化温度,R为普适气体常数,为经验常数,其值在0.11至0.24之间,就平均来说,0.15。利用Lennard-Jones-Devonshire理论对这一经验关系进行了解释。
高灵敏度瞬态辐射高温计
罗教明
1997, 11(1): 39-45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7
PDF (600)
摘要:
新研制了一台瞬态辐射高温计。它在设计上做了以下改进,采用:(1)双向色性分光镜作为分光器件,将各个通道波长的分光率提高到85%以上;(2)低输入阻抗宽频高增益(50 dB)信号放大技术做为高温计的后续电路,大大提高了高温计的探测灵敏度,同时也保证了测量系统的快速响应;(3)光谱辐照度方法做零前标定,使零前标定工作方便和可靠。以氯化钠单晶作为实例,测量了它在36.0~60.0 GPa冲击压力下的热辐射历史,获得了1 500~3 600 K冲击温度范围内的瞬态光谱辐射,高温计的响应时间优于5 ns。
偏硼酸钡低温相晶体在高压下的电学性质与相变
鲍忠兴, 柳翠霞, 黄朝恩, 刘有臣, 陈红, 吴非
1997, 11(1): 46-49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8
PDF (745)
摘要:
在金刚石压砧装置上,采用电容和电阻测量方法研究了偏硼酸钡低温相晶体(-BaB2O4)在室温下和16 GPa内的电容、电阻与压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它的电容在2.1、4.6、6.4、8、9.5、10.7 GPa左右都有一个突变。这说明-BaB2O4内部的结构状态在这些压力下都发生了变化,可能发生了相变。还发现-BaB2O4样品在较高压力下已发生了非晶化转变,而且是不可逆的,在卸压后被保留下来。这个非晶化转变的压力大约在11~12 GPa。
吉林球粒陨石(H5)的高压声速实验研究
余泉有, 王贵朝, 金孝刚, 田建华, 吕秀生, 何莉华
1997, 11(1): 50-55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09
PDF (722)
摘要:
叙述了以透明材料作窗口,用辐射法测量吉林陨石的高压声速的原理、实验技术和实验结果,实验压力范围为42.2~113.2 GPa,得到了吉林陨石的高压声速随冲击压力的变化关系,并由此判断出吉林陨石在约65 GPa时发生相变。
CVD金刚石薄膜的应力研究
唐壁玉, 靳九成, 李绍绿, 周灵平, 陈宗璋
1997, 11(1): 56-60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10
PDF (1060)
摘要:
利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的金刚石薄膜的应力情况。研究表明:热应力在研究范围内为压应力,本征应力是张应力。分析了薄膜厚度、生长温度、碳源浓度等实验参数对薄膜应力的影响。
研究简报
金刚石膜的厚度及背表面过渡层对热导率的影响
顾长志, 金曾孙, 吕宪义, 邹广田, 张纪法, 方容川
1997, 11(1): 61-65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11
PDF (900)
摘要: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CVD)方法制备金刚石膜,研究了金刚石膜的厚度以及生长初期的SiC过渡层对其热导率的影响,给出了膜厚和背表面SiC过渡层减薄厚度与金刚石膜热导率的关系。
石墨冲击压缩的理论研究
杨向东, 张宏, 曾勇, 武保剑, 程新路, 胡栋, 经福谦
1997, 11(1): 66-69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12
PDF (703)
摘要:
用统一的排列模型研究石墨在高压下的状态方程。能量由冷能、晶格振动和电子的热贡献三部分组成。利用上述模型计算了石墨的膨胀曲线及石墨的冲击压缩Hugoniot曲线,当V0=5.29 cm3/mol时,计算结果与Morgan实验结果一致。
高压腔内叶蜡石相变对发热石墨管电阻的影响
罗湘捷, 罗伯诚, 刘强, 丁立业
1997, 11(1): 70-74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13
PDF (607)
摘要:
在高温高压实验中,发现叶蜡石相变过程引起旁热式合成腔的加热石墨管电阻异常变化现象。对这一现象的若干规律及与叶蜡石相变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测试研究。本实验现象为在高温高压过程中实时地观察与研究叶蜡石相变规律,提供了可能性。
应用XRD方法研究AlN粉体的冲击波改性
韩巍, 卢芳云
1997, 11(1): 75-80 . doi: 10.11858/gywlxb.1997.01.014
PDF (669)
摘要: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及Warren-Averbch分析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氮化铝陶瓷粉体在名义压力为9.8 GPa的冲击波压力作用下的晶格缺陷,得到了晶格畸变与晶胞柱尺寸的关系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干散射区域尺寸远小于颗粒的真实尺寸,说明冲击波作用在氮化铝陶瓷粉体中产生了严重的晶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