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26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2012, 26(4): 361-368.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1
摘要: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采用铅片作为整形器,分别对常温下及400、600、800 ℃高温处理后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试样进行单轴冲击压缩实验,研究高温后RPC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建立高温处理后材料的率型本构模型。结果表明:经不同高温处理后的RPC材料的动态抗压强度和韧性指标均有较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而峰值应变、初始弹性模量受应变率影响不大;不同应变率下,400 ℃以上高温处理后RPC材料的单轴动态压缩力学性能有所降低。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高温处理后RPC材料微观结构的劣化是宏观力学性能降低的根本原因。对ZWT粘弹性本构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适用于混凝土材料经高温处理后的率型本构关系的分析。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采用铅片作为整形器,分别对常温下及400、600、800 ℃高温处理后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试样进行单轴冲击压缩实验,研究高温后RPC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建立高温处理后材料的率型本构模型。结果表明:经不同高温处理后的RPC材料的动态抗压强度和韧性指标均有较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而峰值应变、初始弹性模量受应变率影响不大;不同应变率下,400 ℃以上高温处理后RPC材料的单轴动态压缩力学性能有所降低。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高温处理后RPC材料微观结构的劣化是宏观力学性能降低的根本原因。对ZWT粘弹性本构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适用于混凝土材料经高温处理后的率型本构关系的分析。
2012, 26(4): 369-374.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2
摘要:
与传统的冲击加载方式相比,激光驱动试样具有微尺寸(直径小于1 mm,厚度约10 m)、超短作用过程(纳秒量级)等特点,但其速度变化历史的实时诊断颇为困难,因此发展适用于激光驱动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实时测试技术是十分重要和有价值的。采用桌面式脉冲Nd:YAG激光器作为加载平台,发展了激光加载下的小焦点多普勒光纤探针测量系统(焦斑直径约200 m,时间分辨力约50 ps),成功实现了从激光脉冲驱动微尺寸飞片飞行直至撞击Z-切石英试样的全过程实时诊断。实验结果显示,将6 m 厚Al箔飞片驱动至2.48 km/s时,撞击Z-切石英试样的粒子速度为1.27 km/s,与Hugoniot理论计算结果相符,表明该测试技术是可靠、有效的;多层薄膜靶结构设计(基底/烧蚀层/硅油/Al箔)可提升激光与靶物质的能量耦合效率,使飞片保持更好的宏观完整性。为开展超短脉冲激光加载下材料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与传统的冲击加载方式相比,激光驱动试样具有微尺寸(直径小于1 mm,厚度约10 m)、超短作用过程(纳秒量级)等特点,但其速度变化历史的实时诊断颇为困难,因此发展适用于激光驱动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实时测试技术是十分重要和有价值的。采用桌面式脉冲Nd:YAG激光器作为加载平台,发展了激光加载下的小焦点多普勒光纤探针测量系统(焦斑直径约200 m,时间分辨力约50 ps),成功实现了从激光脉冲驱动微尺寸飞片飞行直至撞击Z-切石英试样的全过程实时诊断。实验结果显示,将6 m 厚Al箔飞片驱动至2.48 km/s时,撞击Z-切石英试样的粒子速度为1.27 km/s,与Hugoniot理论计算结果相符,表明该测试技术是可靠、有效的;多层薄膜靶结构设计(基底/烧蚀层/硅油/Al箔)可提升激光与靶物质的能量耦合效率,使飞片保持更好的宏观完整性。为开展超短脉冲激光加载下材料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2012, 26(4): 375-381.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3
2012, 26(4): 382-388.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4
2012, 26(4): 389-394.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5
2012, 26(4): 395-401.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6
2012, 26(4): 402-408.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7
2012, 26(4): 409-414.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8
摘要:
由于紫甘蓝色素提取物中存在硫苷的降解产物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llyl Isothiocyanates,AITC),因而限制了紫甘蓝色素提取物的工业应用。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以AITC溶液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压强和温度下高压二氧化碳(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HPCD)脱除AITC的过程。结果表明:HPCD脱除AITC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增大压强对脱除速率和半衰期影响不显著(P0.05),表明压强不是影响HPCD脱除AITC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升高使脱除速率增大了约2倍,半衰期明显减小,表明温度可能是影响HPCD脱除AITC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模拟分析HPCD作用下AITC的降解,确认了HPCD脱除AITC过程中热降解发挥的重要作用。
由于紫甘蓝色素提取物中存在硫苷的降解产物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llyl Isothiocyanates,AITC),因而限制了紫甘蓝色素提取物的工业应用。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以AITC溶液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压强和温度下高压二氧化碳(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HPCD)脱除AITC的过程。结果表明:HPCD脱除AITC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增大压强对脱除速率和半衰期影响不显著(P0.05),表明压强不是影响HPCD脱除AITC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升高使脱除速率增大了约2倍,半衰期明显减小,表明温度可能是影响HPCD脱除AITC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模拟分析HPCD作用下AITC的降解,确认了HPCD脱除AITC过程中热降解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2, 26(4): 415-420.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09
2012, 26(4): 421-425.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0
2012, 26(4): 426-432.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1
2012, 26(4): 433-441.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2
2012, 26(4): 442-448.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3
2012, 26(4): 449-454.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4
2012, 26(4): 455-461.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5
2012, 26(4): 462-468.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6
2012, 26(4): 469-474.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7
2012, 26(4): 475-480.
doi: 10.11858/gywlxb.2012.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