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25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2011, 25(5): 385-389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1
2011, 25(5): 390-394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2
摘要:
采用多介质弹塑性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研制了适用于复杂加载的Lagrange计算程序MLEP,对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19层和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Laboratory of Shock Wave and Detonation Physics,LSD)设计的29层Mg-Cu体系Pillow密度梯度飞片气炮加载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比较,获得的速度剖面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一致,验证了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不同材料体系混合模型以及计算程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开展可控路径的复杂加载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采用多介质弹塑性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研制了适用于复杂加载的Lagrange计算程序MLEP,对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19层和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Laboratory of Shock Wave and Detonation Physics,LSD)设计的29层Mg-Cu体系Pillow密度梯度飞片气炮加载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比较,获得的速度剖面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一致,验证了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不同材料体系混合模型以及计算程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开展可控路径的复杂加载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1, 25(5): 395-400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3
2011, 25(5): 401-406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4
2011, 25(5): 407-415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5
摘要:
利用Instron万能试验机与LC4超硬铝合金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设备,对3种不同波阻抗的橡胶材料炭黑母胶(Carbon Black Rubber)、硅橡胶(Silicone Rubber)和泡沫橡胶(Foam Rubber)在较大应变率范围(0.002~15 000s-1)内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研究应变率对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橡胶的准静态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具有不同的应变硬化形式,且动态加载下随着应变率的增大,硬化效应逐渐增强;在准静态及高应变率(12 000~15 000 s-1)压缩下,泡沫橡胶表现出多孔类材料压缩曲线的弹性、塑性崩塌及致密化3段特征。基于Rivilin应变能模型,构建了一个应变率相关的动态本构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用于描述较大应变率范围内3种橡胶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利用Instron万能试验机与LC4超硬铝合金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设备,对3种不同波阻抗的橡胶材料炭黑母胶(Carbon Black Rubber)、硅橡胶(Silicone Rubber)和泡沫橡胶(Foam Rubber)在较大应变率范围(0.002~15 000s-1)内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研究应变率对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橡胶的准静态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具有不同的应变硬化形式,且动态加载下随着应变率的增大,硬化效应逐渐增强;在准静态及高应变率(12 000~15 000 s-1)压缩下,泡沫橡胶表现出多孔类材料压缩曲线的弹性、塑性崩塌及致密化3段特征。基于Rivilin应变能模型,构建了一个应变率相关的动态本构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用于描述较大应变率范围内3种橡胶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2011, 25(5): 416-420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6
2011, 25(5): 421-428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7
摘要:
发展了一种可用于轻气炮压缩实验的电阻丝预加热装置和高温靶实验测试技术,通过微热电偶丝实时测量了预加热金属的初始温度,并利用非接触式光纤探针技术实现了Hugoniot参数和界面温度的同时测量。常温下实测的金属Ta的冲击波速度D和粒子速度u与文献报道的冲击实验数据相符,而初温773 K金属Ta的(D, u)数据则低于采用Mie-Grneisen状态方程计算的结果;实测的界面温度与Lindeman熔化线和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果均符合较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温靶装置及相关实验诊断技术是可行并有效的,为今后开展材料动态性能的温度效应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发展了一种可用于轻气炮压缩实验的电阻丝预加热装置和高温靶实验测试技术,通过微热电偶丝实时测量了预加热金属的初始温度,并利用非接触式光纤探针技术实现了Hugoniot参数和界面温度的同时测量。常温下实测的金属Ta的冲击波速度D和粒子速度u与文献报道的冲击实验数据相符,而初温773 K金属Ta的(D, u)数据则低于采用Mie-Grneisen状态方程计算的结果;实测的界面温度与Lindeman熔化线和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果均符合较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温靶装置及相关实验诊断技术是可行并有效的,为今后开展材料动态性能的温度效应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2011, 25(5): 429-434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8
2011, 25(5): 435-443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09
摘要:
基于已有的铝合金超高速撞击实验研究结果,采用动力分析软件,对铝球撞击铝板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而对铝防护屏以及与铝防护屏质量相同的钛基复合材料(TMC)防护屏进行了5.52、7.00、和8.00 km/s速度下的超高速撞击模拟,分别对直径为5.02 mm的铝球以及质量等同于铝球的钛基复合材料球做了3种速度下撞击铝屏和钛基复合材料防护屏的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可以看出,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钛基复合材料防护屏的防护效果优于铝防护屏;速度不变,钛基复合材料防护屏防护钛基复合材料球撞击的效果好,铝防护屏防护铝球撞击的效果好。通过超高速撞击模型分析可知,钛基复合材料防护屏的防护效果优于铝防护屏。
基于已有的铝合金超高速撞击实验研究结果,采用动力分析软件,对铝球撞击铝板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而对铝防护屏以及与铝防护屏质量相同的钛基复合材料(TMC)防护屏进行了5.52、7.00、和8.00 km/s速度下的超高速撞击模拟,分别对直径为5.02 mm的铝球以及质量等同于铝球的钛基复合材料球做了3种速度下撞击铝屏和钛基复合材料防护屏的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可以看出,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钛基复合材料防护屏的防护效果优于铝防护屏;速度不变,钛基复合材料防护屏防护钛基复合材料球撞击的效果好,铝防护屏防护铝球撞击的效果好。通过超高速撞击模型分析可知,钛基复合材料防护屏的防护效果优于铝防护屏。
2011, 25(5): 444-450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10
2011, 25(5): 451-456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11
2011, 25(5): 457-462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12
2011, 25(5): 463-468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13
2011, 25(5): 469-474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14
2011, 25(5): 475-480 .
doi: 10.11858/gywlxb.2011.05.015
摘要:
高压处理对果蔬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钝化程度会影响果蔬的感官品质和贮藏期,有必要研究高压条件下过氧化物酶的结构变化与其活性的关系。采用圆二色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下,100、300、500 MPa压力分别处理15 min对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级、三级结构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有钝化作用,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HRP的活性依次下降2.36%、5.69%、10.36%,HRP较耐压;HRP的-螺旋、-折叠和无规卷曲含量的升幅均小于4%,-转角含量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均达到11%;高压处理后的HRP在234 nm激发光谱和308 nm发射光谱特征峰的荧光强度下降,下降程度依次为18.28%、5.46%和4.04%,且100 MPa压力下处理的HRP荧光强度下降的程度最大。说明高压处理对HRP有钝化作用,且与其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变化有关。
高压处理对果蔬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钝化程度会影响果蔬的感官品质和贮藏期,有必要研究高压条件下过氧化物酶的结构变化与其活性的关系。采用圆二色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下,100、300、500 MPa压力分别处理15 min对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级、三级结构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有钝化作用,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HRP的活性依次下降2.36%、5.69%、10.36%,HRP较耐压;HRP的-螺旋、-折叠和无规卷曲含量的升幅均小于4%,-转角含量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均达到11%;高压处理后的HRP在234 nm激发光谱和308 nm发射光谱特征峰的荧光强度下降,下降程度依次为18.28%、5.46%和4.04%,且100 MPa压力下处理的HRP荧光强度下降的程度最大。说明高压处理对HRP有钝化作用,且与其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