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2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2011, 25(2): 97-103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1
2011, 25(2): 104-110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2
摘要:
以金属锆粉(Zr)和六方氮化硼粉(h-BN)为原料,结合高能球磨和高温高压合成技术,制备出了ZrN-ZrB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合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过程中只合成出了ZrNx,没有出现ZrB2,从N、B原子与Zr进行固态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分析了原因。利用Zr与BN粉球磨10 h后的混料,在压力为5 GPa、温度为1 300 ℃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具有高致密度的ZrN-ZrB2纳米复合材料。其维氏显微硬度(17 GPa)、热膨胀系数(7.5710-6 ℃-1)和电阻率-温度系数(8.84610-4 ℃-1)等材料参数的测量结果表明,ZrN-ZrB2复合材料是一种集优良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于一体的纳米复合材料。
以金属锆粉(Zr)和六方氮化硼粉(h-BN)为原料,结合高能球磨和高温高压合成技术,制备出了ZrN-ZrB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合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过程中只合成出了ZrNx,没有出现ZrB2,从N、B原子与Zr进行固态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分析了原因。利用Zr与BN粉球磨10 h后的混料,在压力为5 GPa、温度为1 300 ℃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具有高致密度的ZrN-ZrB2纳米复合材料。其维氏显微硬度(17 GPa)、热膨胀系数(7.5710-6 ℃-1)和电阻率-温度系数(8.84610-4 ℃-1)等材料参数的测量结果表明,ZrN-ZrB2复合材料是一种集优良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于一体的纳米复合材料。
2011, 25(2): 111-117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3
2011, 25(2): 118-122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4
2011, 25(2): 123-127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5
摘要:
采用原位高压同步辐射能散X射线衍射和金刚石压砧技术,实验研究了新型超硬材料六角相B0.47C0.23N0.30的高压相变及物理特性,压力范围为1.4~30 GPa。实验结果表明,六角相B0.47C0.23N0.30在14.9 GPa压力下发生了相变,形成的新相为六方纤锌矿结构。计算得到了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B0.47C0.23N0.30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并与六角相B0.47C0.23N0.30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布里奇曼方程,计算得到了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B0.47C0.23N0.30的体模量K0=(27526)GPa,非常接近立方相BC2N的体模量(28215)GPa。
采用原位高压同步辐射能散X射线衍射和金刚石压砧技术,实验研究了新型超硬材料六角相B0.47C0.23N0.30的高压相变及物理特性,压力范围为1.4~30 GPa。实验结果表明,六角相B0.47C0.23N0.30在14.9 GPa压力下发生了相变,形成的新相为六方纤锌矿结构。计算得到了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B0.47C0.23N0.30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并与六角相B0.47C0.23N0.30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布里奇曼方程,计算得到了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B0.47C0.23N0.30的体模量K0=(27526)GPa,非常接近立方相BC2N的体模量(28215)GPa。
2011, 25(2): 128-132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6
2011, 25(2): 133-137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7
2011, 25(2): 138-142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8
2011, 25(2): 143-146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09
摘要:
实验研究了A位离子的化学内压对Ho1-xDyxMnO3(0x1)固溶体相结构物理性质的影响,发现掺杂稀土离子Dy3+所引起的内压力可使具有六方结构的RMnO3向高压正交钙钛矿结构转变,形成六方相、六方相与高压正交相混相以及高压正交相3个区域。利用Rietveld方法,对Ho1-xDyxMnO3的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结构精修,得到了六方相的晶格参数和晶胞体积随Dy3+含量的变化规律,此外还测量了磁化率和比热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Dy3+对Ho3+的替代增强了稀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磁有序温度T2向高温方向移动,而Mn3+自旋重新取向温度TSR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实验研究了A位离子的化学内压对Ho1-xDyxMnO3(0x1)固溶体相结构物理性质的影响,发现掺杂稀土离子Dy3+所引起的内压力可使具有六方结构的RMnO3向高压正交钙钛矿结构转变,形成六方相、六方相与高压正交相混相以及高压正交相3个区域。利用Rietveld方法,对Ho1-xDyxMnO3的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结构精修,得到了六方相的晶格参数和晶胞体积随Dy3+含量的变化规律,此外还测量了磁化率和比热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Dy3+对Ho3+的替代增强了稀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磁有序温度T2向高温方向移动,而Mn3+自旋重新取向温度TSR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2011, 25(2): 147-152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10
2011, 25(2): 153-158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11
2011, 25(2): 159-164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12
摘要:
PBX炸药作为现代武器的主装药,它的力学行为决定着武器的生存能力。为了研究PBX炸药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作为加载手段,结合半导体应变片测试技术和压电晶体监测技术,保证了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利用SHPB加载波整形技术,实现了材料两端应力平衡和常应变率加载,得到了不同应变率(90~410 s-1)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材料的模量、破坏强度和破坏应变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采用粘性修正的Sargin模型,得到了该PBX炸药在单轴压缩下的唯象本构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曲线符合较好。
PBX炸药作为现代武器的主装药,它的力学行为决定着武器的生存能力。为了研究PBX炸药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作为加载手段,结合半导体应变片测试技术和压电晶体监测技术,保证了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利用SHPB加载波整形技术,实现了材料两端应力平衡和常应变率加载,得到了不同应变率(90~410 s-1)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材料的模量、破坏强度和破坏应变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采用粘性修正的Sargin模型,得到了该PBX炸药在单轴压缩下的唯象本构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曲线符合较好。
2011, 25(2): 165-172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13
2011, 25(2): 173-176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14
2011, 25(2): 177-182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15
2011, 25(2): 183-187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16
2011, 25(2): 188-192 .
doi: 10.11858/gywlxb.2011.02.017